快乐吃瓜

深圳龙华重磅-电子科技大学首创低空三维风洞装置-全球低空经济新引擎

官方口径称全球首个“低空三维多物理场耦合引导风洞”落地龙华,可模拟城市峡谷风、风切变与下击暴流等极端环境,为无人机与eVTOL提供测试、验证与标准化支撑。

刘一朵
低空风洞龙华落地
低空风洞龙华落地“全球首个”定位 低空经济试验场

这座被称为“引导风洞”的装置,定位并不等同传统航空风洞。其“全球首个”含义,指向面向低空经济全要素场景城市近地层、极端天气、多物理耦合的系统化平台,而非全球范围内第一条风洞本身。放在低空经济赛道上,它像一座面向无人机与eVTOL的“气象考场”,把真实城市里最刁钻的风和温湿条件搬进室内,缩短研发迭代路径,降低验证成本与监管沟通门槛。

低空风洞龙华落地
城市峡谷风与下击暴流仿真 X-Y-Z三向速度场精准控制

装置的看家本领在于复现复杂近地层风场:城市峡谷风、热岛效应、风切变、下击暴流等都能人工触发与叠加。其风场由三组不同方位的风机墙与底部绕流风机构成,通过控制算法实现X-Y-Z三向速度场的独立可调,响应时间压缩到2秒量级,从“瞬时突风”到“持续剪切”都能复刻。最高风速可达每秒60米,叠加雨雪、积冰、太阳辐照与高低温湿热边界条件,让飞行器经历“合规极限”与“工程极限”的双重拷问。

舱体参数与试验能力 4米翼展全姿态试验到更大型平台

该装置采用“外舱18米、内舱10米”的双舱布局,可支持翼展约4米级的飞行器开展垂直起降、巡航与悬停等全姿态气动、飞控与安全测试。团队还规划建设更大规格平台:外舱65米、内舱45米,对应翼展可达17米级的大中型新型低空飞行器与无人机集群研究,覆盖从单机到编队,从空气动力到系统韧性的全链条验证。与既有风洞配套,预期形成“模型级全尺寸级训练平台标准验证”闭环。

应用与产业链协同 从研发服务到标准制定与验证

自2024年9月投用以来,平台已为多家企业与机构提供研发测试服务,覆盖测量计量、物流无人机、跨部门实测等需求侧场景。面向产业,这种“公共实验基础设施”有三重价值:其一,帮助研发团队在早期发现“飞控气象结构”耦合问题,避免后期代价高昂的外场返工其二,为政府与行业协会提供统一的试验依据,推动低空适航与城市运行标准体系加速落地其三,缩短从方案到量产的“试错周期”,提升区域产业链话语权与集聚效应。

安全边界与监管想象 eVTOL准入、城市运行与培训平台

低空经济的核心矛盾是“城市复杂气象下的安全”。引导风洞把“边界条件”可视化,使飞行器在极端扰动中暴露脆弱环节:例如突风引发的姿态耦合、剪切层穿越时的控制律鲁棒性、冰雨条件下的功率余度与脱冰能力。这不仅服务于厂家,也服务于监管者与运营商:一方面可用于制定“风场红线”和运行分级另一方面可延展至飞手训练与工程师培训,让风险在实验室里被消化,而不是在城市上空被放大。

小提示:如遇到本页链接失效,请发送“我要最新网址”到本站官方邮箱 heizi.me@pm.me 可自动获得最新网址。请记录保存本站官方联系邮箱!

精彩用户评论 - 快乐吃瓜

这玩意儿最大的意义不是“酷炫设备”,而是让城市里的危险风场被量化,被复现实验,设计师不拍脑袋,飞控算法不靠玄学。

看到可叠加雨雪和辐照条件那段,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人说它是“气象考场”,以后谈适航别再用模糊词,拿数据对线才有底气。